培养引进用好生态环保人才

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“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、引进、用好人才”。人才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,要切实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中的积极作用,统筹做好人才培养的“内外循环”,努力建设高素质生态环境保护队伍。

首先,多管齐下加速生态环保人才“内循环”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、管理人才、高水平复合型人才。在加速生态环境保护人才“内循环”上,应打通人才资源培养管理使用全链条,激发内生动力。一方面,在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,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制度改革。高校在基础科学、关键技术等领域自主培养生态环境保护创新人才,从注重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并重的系统培养转变,把教育目标从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学生从事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力,转向培养在日后职业生涯中成为“一专多能”复合型人才的潜能上来。采取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计划,加强供需衔接。另一方面,盘活“存量人才”,积极构建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。依托单位内部人才资源,创新设计一批在学中干、干中学的载体,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人才,加快打造政治强、本领高、作风硬、敢担当,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,适应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需要。

其次,打通渠道畅通生态环保人才“外循环”。推动人才“外循环”,有利于改善干部职工队伍结构。一方面,大力引进生态环保人才,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要,分析研判人才需求,及时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。坚持以事业、感情、待遇留人,切实关心、珍惜引进人才,不论资排辈,不都用一把尺子衡量。努力营造鼓励探索、支持创新、宽容失误的干事氛围,让人才进得顺心、干得舒心、留得安心。另一方面,在积极“引进来”人才的同时,要搭建继续教育平台,让本土人才“走出去”。有计划地选派到先进地区及与专业领域相匹配的大学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、跟班学习、上挂锻炼,提升能力水平。同时,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,让人才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增长才干,激活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,有效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和作用。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,创新工作载体,让生态环境干部职工到基层一线去锻炼,在经风雨、见世面中长才干、壮筋骨,练就硬脊梁、铁肩膀、真本事,干一行爱一行、钻一行精一行、管一行像一行,在勤学苦干、多思善悟中尽快成为行家里手。

第三,要搭建平台推进生态环保人才“双循环”。人才作为稀缺资源,量才而用、用好人才,是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重要方式。一方面,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。以引进人才培育本土人才,提升“造血”功能,实现人才总量扩容、人才质量有效提升,将引才成果最大化;创新人才培养、评价、流动、激励、引进、保障机制,积极营造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的社会风气,为生态环保英才培植好施展才华的沃土,促进人才发展落地生根。另一方面,积极搭建纵向、横向人才交流平台。采取双向交流任职等方式遴选干部、锻炼干部、培养干部、使用干部。在拓展人才“双循环”上,建立生态环境部门与地方党政机构人才交流机制。对经过生态环境部门培养锻炼、具有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,选拔进入县区党政领导班子,改善干部队伍结构。对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优秀年轻干部,选拔担任县区生态环境局“一把手”,加强多岗锻炼,培养复合型人才,储备后备人才。省、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通过环境监测“大比武”、环境执法“大练兵”等,把能力水平亮出来,把业务尖子选出来,及时发现优秀人才。对标兵能手优先选调省、市级生态环境部门,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。

人才培养是基础,引进人才是保障,用好人才是关键。只要122cc太阳集成游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,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、引进、用好人才,大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,就一定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汇聚磅礴力量。


来源:中国环境报